牛应激的危害有哪些?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9-15 分类:新闻资讯
牛热应激反应有哪些 奶牛热应激 牛舍喷淋降温系统 牛舍风机系统

热应激概念

       热应激是指动物对于其生理不利的热环境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动物在热应激的环境下,会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和动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来维持机体的热平衡。

2、热应激的发生机理

       热应激的发生机理为:奶牛正常体温为38.5~39.3℃,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20℃。在这种温度范围内,奶牛的产乳量最高,饲料利用率也最高。当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度高温刺激时,可导致奶牛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乳成分改变等变化。当气温超过25℃时,奶牛出现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和免疫力降低等热应激反应,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影响牧场经济效益。

       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THI(温湿指数)。它是气温和气湿两者相结合来评价炎热程度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THI=0.72Χ(干球温度+湿球温度)+40.6。当THI<68时,无热应激;68≤THI<72时为轻度热应激;72≤THI<79时为中度热应激;79≤THI<99时为重度热应激;88≤THI<100时为危险热应激;当THI≥100时,牛只就会发生死亡。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THI及危险程度见图1,不同热应激程度对奶牛的影响见图2。

http://object.jsnjy.net.cn/OSS/20190801/235c1723cb1041e3be272030049f6c4a.png

图1  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热应激程度

http://object.jsnjy.net.cn/OSS/20190801/4575f1176e134390aeda647945ca42ec.png

图2 不同热应激程度对奶牛的影响

二、热应激的危害

       奶牛热应激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站立牛只增多、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及乳成分降低,具体危害如下:

1、降低采食量

       环境温度从25℃升到27℃时,奶牛采食量降低;当温度升到30℃,奶牛采食量急剧降低;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奶牛采食量仅为适温时采食量的20%~40%。

  

http://object.jsnjy.net.cn/OSS/20190801/3c6a40073af148a69a1a004daee8d351.jpg

2、产奶量减少

       奶牛产奶的适宜温度为5~10℃,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当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产奶量急剧下降。

3、乳房炎发病率增加

       热应激会造成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免疫力下降,而温湿环境会使细菌大量滋生,奶牛因热应激躺卧在潮湿的地方,导致牛体卫生差、体细胞升高、乳房炎发病率升高。

4、瘤胃酸中毒增加

       热应激会导致奶牛呼吸频率增加,流口水,会流失大量唾液。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小苏打和磷酸盐,它们作为缓冲物质能够中和胃酸,所以大量唾液的流失易造成奶牛瘤胃酸中毒,进而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

5、繁殖力降低

       热应激可使母牛发情时间缩短,发情周期延长,发情表现不明显,影响适时配种,配种后受胎率降低。当温湿指数(THI)由68升至78时,奶牛的受胎率从66%降至35%。体表环境气温从33.5℃上升到41.7℃,受胎率从61.5%下降到13%。并且受胎后早期胚胎死亡率增加,妊娠率降低,分娩母牛所产犊牛体重较轻,容易发生流产。

.